易
作業(yè)量較小
距離較近
考試次數(shù)不多,難度不大
難
小學和部分幼兒園入學均需面試
在泰國讀小學,一年仍需花費20萬元左右
文化和行為習慣差異
泰國一家國際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郊游
今年暑假,身在泰國清邁的Lucy特別忙碌。今年是她在泰國的第五年,兩個女兒在當?shù)貒H學校上學,Lucy則開設(shè)了一個為中國學生上中文和中國傳統(tǒng)課程的補習學校,十多個來自中國的孩子整個暑假都泡在這里。而她能有這份工作,主要還是因為越來越多家庭把泰國作為了孩子讀中小學的目的地。
記者了解到,許多家長讓孩子直接在泰國讀中小學,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以后留學美國和澳大利亞,也就是把留學泰國當成一塊跳板。那么,這塊跳板好用嗎?
跳前最好先探路
跳板這頭
家長:泰國教育與國際更接軌
這個新學年,來自成都的yoyo,開學即將升入清邁當?shù)匾凰p語學校的四年級。四年前,面臨兒子幼升小的重要階段,yoyo的父母反復考量之后,把孩子送到了泰國清邁上小學。yoyo的母親告訴記者,最初沒有熟人,家里不了解泰國教育制度,只是朋友一次聊天提起可以去泰國上學,全家就立刻到泰國進行了一個月的深度探訪,最終在清邁為yoyo選定了學校。“其實國內(nèi)小學質(zhì)量也不差,但是我們希望全英文的環(huán)境對孩子將來去歐美讀書有幫助。”
長期以來,說到留學,大家第一反應(yīng)就是歐美以及澳大利亞等地,為何會選擇泰國呢?事實上,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選擇前往泰國讀書的小學生數(shù)量一直呈遞增狀態(tài)。
清邁國際學校招生負責人Raymond Whitney告訴記者,最近兩年,到清邁讀書的中國學生增加得的確非常明顯。目前全校共有500多名學生,中國學生有將近40名。在清邁的中國小留學生們來自全國各地。Lucy介紹 ,主要是北京的孩子比較多;其次,云南因為離泰國比較近,對泰國比較了解,所以也有不少云南孩子到泰國讀書;近兩年,四川孩子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選擇到泰國讀書,家長們的原因主要分成幾類。孩子讀幼兒園的家長,未必會把泰國作為長期求學的目的地。他們大多數(shù)是想讓孩子在國內(nèi)開始上小學之前,有一年到兩年的留學經(jīng)歷,可以在英語方面有更好的基礎(chǔ),然后等幼兒園結(jié)束了,根據(jù)情況再來決定是回國上小學還是繼續(xù)在泰國上小學。而直接到泰國讀小學和中學的孩子,不少家長已經(jīng)在打算將來送孩子去澳大利亞或美國讀大學。所以,“泰國只是暫時的一個跳板,主要圖的是這里的教育與國際更加接軌,又有全英文的環(huán)境。”
跳板那頭
國際學校中國學生有名額限制
目前泰國的國際學校有100多所,光清邁就有8所之多。國際學校其實也遵循了不同國家的教育體系,英制、美制、德制、法制等等。Lucy當年在為即將上一年級的大女兒挑選學校時,看上了美制學校相對寬松的教育理念,可以讓孩子思維更加活躍。Lucy說:“剛來的時候,因為中國學生很少,學校還聘請我作為中文翻譯和負責與中國家長溝通的招生指導老師。”Lucy回憶,自己算是最早一批送孩子到泰國的家長之一,她也觀察到,去泰國的低齡留學熱潮從那個時候已經(jīng)開始。
現(xiàn)在,Lucy大女兒所在的學校,是當?shù)乩吓频那暹~國際學校,學校有大概500人,從幼兒園中班到高中三年級,每個年級2個班,每個班20個人。
剛開始上學的時候,大女兒班上只有2~3個中國孩子。Lucy介紹,泰國國際學校對各個國家學生招生名額都有比例的控制。大多數(shù)學校規(guī)定,每個班中國孩子不超過5個,有的班甚至只有一兩個。但這兩年隨著中國過來讀書的學生越來越多,基本上國際學校每個班的中國孩子都是滿額,有的甚至超過了學校預先的設(shè)計。
國際學校里,班主任都是母語為英語的外國人,除此以外,在小學四年級以前每個班還有1到2名說英文的當?shù)厝水斨,負責孩子們生活起居上的問題。幼兒園的規(guī)模會小一點,大概每個班10個孩子左右。一個老師負責教學,一個助教來照顧孩子們的起居飲食。
與Lucy不同,yoyo的媽媽為他選擇的是一所英語和泰語的雙語學校。雙語學校每天的課程一半是英語授課,還有半天是泰語授課。“選擇雙語一來是因為我們覺得生活在泰國也需要學會當?shù)氐恼Z言,第二是因為雙語學校的花費是國際學校的一半。”yoyo媽媽說:“剛到泰國時,yoyo的英語和泰語都不行,我們擔心直接上小學會跟不上,所以讓他讀了一個K3,相當于國內(nèi)的幼兒園大班。一年以后升小學,他上課基本就沒有什么問題了。現(xiàn)在yoyo不僅英語很棒,和我們出門旅游,泰語翻譯也完全不在話下。”Raymond Whitney也提到,雙語學?梢宰鳛閲H學校的一個過渡。因為國際學校存在招生名額、考試難度等問題,如果學生剛到泰國英語能力還比較薄弱的話,可以考慮在雙語學校學習一段時間,再申請參加國際學校的招生考試。
在泰國讀書,學習壓力不算太大。yoyo媽媽告訴記者,雙語學校作業(yè)很少,大概就是五分鐘的作業(yè)量,但國際學校還要少一些,很多孩子都幾乎沒有作業(yè)。學校的考試次數(shù)也不多,考試難度不算太大,期中和期末考試以外就沒有其他的考試了。此外,期末每一位老師都會給yoyo一個客觀的評語,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需要改進。“這比分數(shù)更能真實地反映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起跳困難想清楚
入學
面試要看英文水平
到泰國讀書的人多了,自然學校的招生也有了不少變化。大多數(shù)學校仍然堅持國際學生配比要相對平均的原則,但也有學校把中國學生的涌入作為盈利的增長點。
Raymond Whitney介紹,如果想要考入清邁國際學校,年齡越小難度越小。申請小學二年級及以上的學生,就需要到學校參加一個MAP考試,考試時間為一個小時,從閱讀、數(shù)學以及邏輯等方面來綜合評估學生的能力,除此以外學生還需要單獨參加學校的一對一或一對多面試,以客觀評價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學生的英語水平一定要達到可以理解老師上課,才會被錄取,所以對于有類似打算的家長來說,孩子的英語水平必須要提前估量。
那些口碑好的學校,生源自然不用愁,所以申請入讀難度也逐年增加,F(xiàn)在去泰國上學,不僅小學入學需要面試,甚至有的幼兒園也要面試。學校面試主要看的是學生的行為習慣和他們的英文水平。
談到面試, Lucy也特別為國內(nèi)的孩子捏了一把汗。她曾經(jīng)陪一個家長帶著孩子到當?shù)匾凰麌H學校面試。小男孩一個人面對一個甚至幾個老師時,明顯看出他不懂得如何跟大人溝通,進入教室不知道與老師打招呼,和老師說話眼睛東瞄西看,還有的孩子面試時在教室里走來走去,這些在學校看來都是不好的習慣。
交際
行為習慣需要注意
既是孩子的母親,又曾經(jīng)擔任國際學校的招生顧問,Lucy接觸過不少中國孩子,談起他們在泰國可能會遇到的最大的困難,Lucy認為是行為習慣。例如吃飯時,老師會先只給每個人很少的分量,然后每個小朋友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食量繼續(xù)添加,但浪費食物是絕對不被允許的,對于挑食的孩子,老師們大多鼓勵他們多嘗試,但不會逼他們?nèi)コ浴?/span>
對于剛到中國的泰國孩子,Lucy發(fā)現(xiàn)不少孩子都沒有太多社交活動,所以孩子來了以后,不太懂得交朋友和互相尊重。“這里孩子們的原則是,我可以跟你分享,但是必須先經(jīng)過我的同意。”
Raymond Whitney談到中國小留學生在泰國學習的困難時特別提到,在泰國,老師們對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你能記住哪些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交流與表達。中國孩子要學會與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交朋友,學會Smart conversation(聰明的對話)和社交,這才是未來人才最需要的素質(zhì)。
環(huán)境
孩子中文容易退步
在孩子們漸漸適應(yīng)了上學的節(jié)奏以后,家長們也就閑不住了。yoyo一家現(xiàn)在仍然將全部精力放在帶娃身上,平時上學了就買菜做飯,周末送他去讀各種興趣班。但yoyo媽媽身邊的中國家長就分成了代購團、全職帶娃團以及在當?shù)刈錾獾葞讚堋?/span>
Lucy之所以開起了中文班,是因為她發(fā)現(xiàn),讀得越久,孩子的中文退步就越明顯。Lucy說:“國際學校的孩子,到了二三年級就可以看大部頭的原版英文書籍,但中文好多只停留在聽說的水平。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也很難獲得別人的尊重。”目前Lucy的中文學校除了吸引中國孩子以外,泰國當?shù)夭簧偌议L也把孩子送來學習第二外語。
安全起跳分四步
相對于到新加坡學習的難度,到泰國讀書,聽起來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其實也需要有充分的考慮。采訪中,Lucy和yoyo媽媽都告訴記者,來泰國首先要解決的是語言能力問題,如果孩子英語完全不能溝通,進入學校還是非常困難的,“語言溝通能力不足,就失去了交往的基礎(chǔ)。”所以,需要預估孩子的英語能力。
第二是想清楚未來教育的規(guī)劃,可能出國讀書以后,孩子未來轉(zhuǎn)回國內(nèi)學校的難度就非常大了,這條路是否真的能夠一直走下去?家長需要想清楚。Raymond Whitney也在采訪中特別強調(diào)這一點,因為無論是選擇美制、英制或者德制的學校,其實在小學階段,難度和內(nèi)容差別都不算明顯,但進入中學,家長就應(yīng)該明確知道未來孩子想往哪個國家升學,從而選擇相對應(yīng)的教育體系。以清邁國際學校為例,其小學階段課程(1~5年級)基本與美國本土學校一致。學校的英語與數(shù)學課程采用的美國目前美國絕大多數(shù)州采用的“共同核心課程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共同核心課程標準強調(diào)了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要求,力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科學課程則按照美國“下一代科學標準”體系進行排課。整個課程的設(shè)置以及難度與美國小學是一樣的,學校的考核標準也完全按照美國學校的要求進行,“一定要想清楚,中途回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家長還需要考慮的是家庭的因素:誰來陪孩子,家庭關(guān)系如何協(xié)調(diào)?最后是經(jīng)濟因素,除開學費,在泰國的花費還有租房等費用。以記者接觸的家長們來看,在泰國讀小學,一年的花費也要接近20萬,所以能否長期支撐,也是重要的考量。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