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我吧,這可怎么考?”“考試月里熬夜、長時間學習、飲食不規(guī)律、日夜顛倒等簡直是家常便飯”……在網(wǎng)絡問答社區(qū)知乎上關于國外高?荚嚨倪@些調侃和討論,透過屏幕也可以讓讀者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壓力。
剛剛過去的考試季又成了中國留學生朋友圈曬出的熱門話題,考試真相到底如何,又該如何應對?
網(wǎng)絡圖片
考試季“如臨大敵”
筆者采訪了解到,海外高校的考試季往往氣氛緊張。不論當?shù)貙W生還是國際學生,都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
說到國外高校的考試季,“如臨大敵”是葉帆最大的感受。“不管是美國本土學生還是國際生,不論是考試還是論文,在期末考試周期間,學生熬夜復習、通宵趕論文都很正常。”葉帆于2015年8月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學習,“雖然老師會提前一個月布置期末論文,但有的學生因為拖延,也因為還有其他課業(yè),往往在最后一兩個星期才開始正式準備。這時還要準備其他考試,壓力可想而知。學生在圖書館整夜復習的場景隨處可見。”
葉帆至今記得留學時考過的計量經(jīng)濟學。該科目不僅需要帶電腦機考,還涉及算法程序公式。“考試難度很大,不僅需要參加期末考試,完成期末論文,期中考試還安排考兩次。第二次期中考試的時間距離期末考試只有1個月的時間,當時真的是覺得太痛苦了。”葉帆無奈地說。不過,為了應對學生通宵復習,不少學校的圖書館24小時開放。“我們學院在期末考試周會為學生準備免費的糕點、小吃和咖啡等,還是很貼心的。”葉帆說。
2015年在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讀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專業(yè)的林佳萌對考試印象最深的是全校學生都在一個體育館里參加考試。“我記得,有一次考試許多人在同一個考場,單人單桌,場面非常震撼。”據(jù)她介紹,每一科閉卷考試需答3道題,完成這3道題基本需要寫十二三頁A4紙。
語言是最大障礙
俗話說“入鄉(xiāng)隨俗”,中國學生到海外留學,語言往往是最大的挑戰(zhàn)。上課聽不懂可以課后問老師和同學,或者聽錄音回放,但對于考試就不能用這些辦法來補救了。在葉帆看來,語言不通帶給中國留學生額外的壓力。
“即使在國內完成了語言訓練,但到了國外高校,考試對于母語是非英語的學生來講還是很難的。”因為語言的差異,林佳萌考前復習所用的時間會比當?shù)貙W生長。她所選科目的考試形式一般為論述題,一道題就相當于一篇“小論文”。“這對母語是英語的學生來講,只復習知識點就夠了,而我還要背專業(yè)單詞和句子,否則考試時根本沒法做題。”林佳萌說。
除了閉卷考試,以論文形式結課的考核雖然難度比當堂考試小,但為了有個好成績,大部分中國留學生都會留出時間檢查論文“漏洞”和語法錯誤。林佳萌舉例說,當?shù)貙W生寫完論文可以直接提交,但她要留出充足的時間來檢查論文。“一是檢查論文引用的理論是否標明了出處,二是檢查論文語句是否通順和有無語法錯誤。”
葉帆也有類似的感受:“有的國際學生在完成論文后會請母語為英語的朋友檢查基本語法和措辭。”
在林佳萌看來,論文中的拼寫、語法等細節(jié)雖然不能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但卻會影響成績高低。“它反映出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
目前在俄羅斯留學的韋曉菲本科學的是俄語,談到用俄語答題她也直言“壓力很大”。“雖然在國內學習了4年俄語,但是真正將俄語用得得心應手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韋曉菲建議準留學生出國留學一定要過“語言關”,尤其是準備去小語種國家留學的學生更要做好準備。
準備考試有竅門
對于學生來講,期末考試是對所學課程的總結和檢驗。除了復習課件、課堂筆記和老師推薦的文獻資料等,留學生也有自己的小竅門。
“大家的復習方式不一樣,有的學生喜歡自己復習,有的學生喜歡組成小組復習。對于難度偏大的課,大家還是傾向于小組復習。”葉帆說。
對此,林佳萌也表示會和幾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組,各自根據(jù)自己擅長的內容整理知識點,然后進行分享。“因為大家擅長的領域不一樣,對于自己喜歡的內容,理解比較透徹,掌握的相關理論和觀點也比較多元。”
因此,小組復習的最大好處是既能掌握知識點,又能節(jié)省時間。
除了組團復習,留學生們也會有針對性地復習重點內容以提高效率。例如,上課聽老師的“弦外之音”和咨詢師哥師姐就是訣竅。林佳萌說:“有些老師上課會對重點內容進行詳細講解,那么這些內容很有可能和考試相關。”
除了當堂考試,論文也是課程考核和結課的方式之一。盡早明確論文選題,多與導師溝通是寫好畢業(yè)論文的有效方法。“以美國為例,學校對論文的要求十分嚴格,所以學生在準備和寫作過程中應該做足功夫。”葉帆說。
據(jù)林佳萌介紹,英國的碩士課程包含指導論文寫作的課程,該課程會貫穿整個學年。“雖然這些課程的關照重點不一樣,但將所有課程連接起來,就是完整的論文寫作輔導課。因此,在開課前明確自己的論文寫什么很重要,否則最后的畢業(yè)論文寫作會很費勁。”林佳萌說。此外,她還建議學生要多與導師溝通,“只有導師明白你的想法,才能最大程度地解決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