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鄉(xiāng)策耳腳村在小金縣素有“舞獅之鄉(xiāng)”的美稱,但過去由于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薄弱,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等原因,而長期貧困。從7月正式開展工作以來,王軍老師與駐村隊在這里已經(jīng)工作了近5個月。談起自己的駐村工作,王老師感悟頗多。
初到駐村地,王軍老師與駐村隊一起到馬爾康接受培訓,共同參加鄉(xiāng)鎮(zhèn)會議,與當?shù)馗刹恳黄鹫匍_壩壩會,對工作進行總結(jié),安排下半年的工作。從講臺上走下來,從校園里走出來,認真參與“戶戶入,入戶戶”工作,走進百姓生活,在工作中全面深入了解駐村工作,關心貧困戶的生活,聽取村民的想法。王老師說,他要與駐村隊一起工作兩年,希望舉政策之光,聚學校之力,攻克崇德鄉(xiāng)貧困堡壘。
該村有小學、初中、高中各年齡段的幾十名學生,且英語學習情況不盡如意,又因暑假期間該村離縣城較遠,基本沒有孩子可以參與英語輔導課程。王軍老師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同駐地干部一起有目的地開展入戶走訪,了解家長和學生的學習意愿,并向駐地領導表達了可以利用自身教育教學的專業(yè)特長,在村委會活動室開辦英語班,以教育扶貧助推扶貧攻堅。因為學生構(gòu)成復雜,從小學4年級到高中二年級不等,每一個階段人數(shù)2-13人,王老師開啟了分層小班教學模式。備三個層次的課,把一天的時間以40分鐘一個單元,安排得滿滿的。雖然教學條件艱苦,但是王老師和學生都樂在其中?粗蠋熯B續(xù)上課,心懷感恩的家長送來了金銀花、玫瑰茶,還留下小紙條,希望老師歇歇嗓子。此次活動從7月17日-8月16日,暑期英語班得到了村民們高度贊賞。王老師笑著說,只要用心付出,得到的回報超出自己的想象,當?shù)乩习傩辗浅4緲愫陀焉,為了表達感激之情,自己飯桌上的菜從來不缺。這樣的相互幫助和真摯的情感,是駐村工作繼續(xù)開展的重要力量。
學校在王軍老師匯報駐地情況后,召開研討會,認真分析,肯定了王老師辦補習班的想法,決定馬上準備教育所需的英語銜接教材45套,第一時間送到駐村,給王老師的暑期公益輔導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暑假期間,汶川中學派副校長昌維清、黨辦主任熊國鈺實地慰問王軍老師,并提出他不是一個人在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學校就是他堅強的后盾,學校將舉全校之力支持他們的駐村工作。在了解到策耳腳村的圖書館缺少青少年適宜的讀物后,團委立即組織學生捐贈的近千本課外讀物,分批次捐贈到策耳腳鄉(xiāng)村圖書館。王老師說有學校作為后援,有困難就能及時得到幫助。有了這些支持自己在工作上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力量。
聽說要給王老師所駐村帶課外書去,高2019屆10班的團干部帶著一摞學生的信希望轉(zhuǎn)交給王老師,封封情感真摯,充滿溫情。學生說:“很遺憾不能繼續(xù)接受王老師的教誨,但想到王老師是去參加脫貧攻堅這樣有意義的事情,也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希望老師保重身體,等待同學們高考的好消息”。還有同學談到:“高考后,他們愿意參加到脫貧攻堅的志愿服務中去,給王老師做小助手。”……
寒冬已至,年關將近,王軍老師和駐村隊一起帶著各種過冬用品(包括汶川中學提供的12個燃氣灶),送到策耳腳村村民手中,為村民們送去溫暖。
王軍老師在季度工作總結(jié)中寫道:個人的工作生活必須與國家的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作為駐村干部,我將自己兩年的職業(yè)生涯留在田間地頭,留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看到村民越來越真摯的眼神和溫暖的舉動,自己定不辜負學校的重托,不辜負駐地政府的期望,向老百姓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