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本著這樣的理念,成都市溫江區(qū)新世紀光華學校小學部語文教研組針對“整本書閱讀”教學進行了專題研討。
課例展示
2023年6月8日,四年級(1)班的徐敏老師帶著孩子們在學校未來教室向老師們展示了《青銅葵花》讀后交流課。課堂中,徐老師通過四個大的學習任務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去感受他們苦難中的幸福,體會充滿情意與生機的大愛,從而學會鑒賞文本,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
課例研討
課例展示結束后,老師們都結合課例針對“整本書閱讀”這一話題展開積極研討。
李開萍老師提到徐老師的課堂做到了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既關注了學段的語文要素,也實現了與課外閱讀的鏈接。在學生對文中人物評價時,引導學生抓住了人物特點,做到了有理有據,實現了語文要素的落地。同時也提出了一點建議,即當學生交流展示時應通過教師更精準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避免重復學生的發(fā)言。
曾睿老師提到在徐老師的交流展示課中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尤其是學生聯系自身生活實際表達對“苦難”的看法時,學生的發(fā)言精彩紛呈,成為本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使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蔓延到文本的深處。同時也點出了在閱讀交流課中學生閱讀成果的呈現方式可以更多樣化,如:手抄報、讀后感、思維導圖等。
專題講座
課例研討結束后,小學部教學主任劉杰老師作了以《共生教學視域下的整本書閱讀》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在講座中,劉主任首先強調了要明確整本書閱讀的價值定位,即從單一走向系統化。其次針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現有問題(任務零碎,缺少統整性。任務重復,缺少層次性。任務割裂,缺少連貫性。)提出在整本書教學任務設計中要實現從碎片走向整合,以大情境協調多個小任務。最后提出在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從定向走向互動化。強調實現讀者與書冊的互動,建立共同知識與個人體驗的關聯,做到“讀寫共生”。
讀書分享
最后,按照小語教研組的慣例,王佳林老師作了組內共讀書目《<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案例式解讀》——“整本書閱讀”專題分享。
王佳林老師說到要保證本書閱讀時間:首先,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時間閱讀整本書,要上好三種課型,即“導讀課”“推進課”“交流課”。其次,化整為零,用好“邊角”時間。再者,統籌安排,用好“整塊”時間。利用雙休日及節(jié)假日的長時間,推薦好書閱讀、整本書閱讀?梢酝ㄟ^“每周故事會”“每月推薦會”等形式推動整本書閱讀。
思想的碰撞,思維的火花,在這里悄然綻開。老師們將繼續(xù)做學生閱讀的點燈人,用方法指導閱讀,讓閱讀點亮智慧。讀書即幸福,在書香校園里幸福下去。(李林)
聚焦“整本書閱讀”,新世紀外國語學校,語文組,集體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