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成都市中小學舉行了開學典禮。在迎接“萌新”的同時,也翻開了新學年的“扉頁”。在成都市新都區(qū)芭德美際學校的開學典禮上,一位特殊“新同學”的亮相,讓全場歡呼。特殊的“新同學”是一只流浪小貓。四個月前,身負重傷的它跟著5位小同學偷偷溜進了校園,被師生救助。
通過近三個月的治療,小貓逐漸康復,學校還決定破格錄取它。現(xiàn)在的它有了名字、學號、校服,也有了一個家。
學校為喵“新人”頒發(fā)入學通知書
一張錄取通知書,一套定制校服
230901號新“同學”,歡迎報到
開學典禮如往常一樣舉行,一段VCR的播放,讓臺下的孩子們格外興奮。VCR講述的是一只喵“新人”的故事。屏幕還在繼續(xù)播放著短片,老師已抱著短片中的主角喵“新人”走上舞臺。
現(xiàn)場,老師宣讀了喵“新人”的入學儀式辭,公布了它會“就讀”于6年級2班,以及它的學號230901。隨著班主任宣讀批準入班辭,喵“新人”也收到了學校為它頒發(fā)的錄取通知書,正式成為學校的一員。
臺下一片歡呼。相比其他班學生看到特殊“新同學”露出的驚喜表情,6年級2班的師生笑得格外燦爛,不僅是因為喵“新人”被編排到了自己班上,更因為喵“新人”的加入是一群人3個多月全力以赴的結果。
作為這場救貓行動的參與者、見證者,成都市新都區(qū)芭德美際學校總校長藍繼紅還原了入學儀式背后的故事。
喵“新人”入學
受傷小貓跟著學生溜進校園
“校長,能不能救救小貓”
今年4月26日,6年級2班(原5年級2班)的5名同學,突然闖進了校長辦公室。孩子們焦急地說:“藍校長,能不能救救小貓!弊畛,藍繼紅一頭霧水,“學校什么時候有小貓了?”
這時,孩子們告訴她,來上學的路上遇見一只小貓,幾人順便和小貓玩了一會兒。結果小貓就一路跟著他們走,還悄悄溜進了校園。
看著臟兮兮的小貓,孩子們先是找出帕子給小貓擦拭了身子,但擦到小貓的頭時,一直乖巧的小貓突然發(fā)出凄慘的叫聲。
“孩子們被嚇了一跳,就跑來找我了!痹诤⒆觽兊膸ьI下,藍繼紅看到了流浪小貓,“很小一只,全身還濕漉漉的!
小貓被孩子們放在桌子上,她特意找來紙盒子。沒想到這個舉動,讓在場的孩子驚呼:“藍校長,不要扔掉它!彼{校長說,當時她只是擔心小貓掉下去……
在初步檢查小貓后,怕小貓染病,藍校長叫來了老師,并向孩子們承諾會送小貓去寵物醫(yī)院接受救治,同時請老師把孩子們帶去洗手消毒并送回教室安心上課。
學校、師生、家長合力救貓
建群實時關注小貓治療情況
在孩子們離開后,小貓被迅速送往了寵物醫(yī)院。
經過醫(yī)生初步檢查后,它的情況不容樂觀。“其實我自己也養(yǎng)寵物,所以看到小貓狀態(tài)時,我懷疑是感染了貓瘟之類的病,但沒想到它傷得那么嚴重!毙∝堅趯櫸镝t(yī)院經歷了近三個月的治療,期間還經歷了兩次大手術。
救治小貓的醫(yī)療費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藍校長介紹,6年級2班的孩子得知情況后,在班上號召同學們捐款,“很多家長都愿意捐一千、兩千,我們的老師也在捐,很感謝大家這么有愛,但這是學校對孩子的承諾,不想辜負大家的一片善意,我們就設定了二百元捐款上限。”最終,小貓花費的2.3萬余元里,校方承擔了2萬元,“原本是3.5萬余元,寵物醫(yī)院還給它的醫(yī)藥費打了折!
流浪小貓傷情時刻牽動著大伙的心,在治療過程中,校長、老師會輪流跟進,也為此建了個群,學校和醫(yī)護人員每天都會把小貓的情況分享給關心著它的師生、家長。
受傷的喵“新人”逐漸康復
被救的流浪小貓逐漸康復
它有了名字,也有了家
7月下旬,出院的流浪小貓被接回學校。暑假里,沒有學生在校,小貓暫時交給了后勤部門的徐老師照料。日子久了,小貓變得格外粘人,總喜歡跟在徐老師身后自由撒歡。
原本看著小貓逐漸康復,師生、家長松了口氣。但隨著開學的臨近,小貓該何去何從,再次牽動著大家的心。
事實上,學校有3個方案。一是讓6年級2班的孩子領養(yǎng);二是面向社會征集愛心人士;三是繼續(xù)由學校照顧。
“小貓吃飯需要一口一口地喂,這樣一來,對領養(yǎng)人的要求很高,想找到合適人選并不容易,”藍校長說,學校幾次商討,也征求了家長們的意見后,還是決定將小貓養(yǎng)在學校。
“一開始我對小貓能不能救活沒有信心,只想盡全力去救治這條生命,同時也是兌現(xiàn)給孩子們的承諾,但從相遇到救治再到康復,它的生命比我們想象中要頑強。這不僅是家校合力救助小貓的故事,對孩子們來說,也是一次生命教育和成長教育。我們把小貓留在學校,希望它健康長大,也希望孩子們看到它時,能夠感受到愛意,知曉生命的厚重!彼{校長說。
除了定期打疫苗、體檢外,小貓生活、玩耍區(qū)域均遠離教學區(qū),且由專人照料。
如今,小貓完成入學,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它還有了名字,叫“小幸運”,寓意“遇見幸運”。(江蕾)
開學典禮上,芭德美際學校,破格錄取,一只喵“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