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16年7月14日晚19時,一位微博名為@空白格_Ww 的高考落榜考生,發(fā)出一封信后離家出走。微博發(fā)出一小時內引起大量轉發(fā),信件內容如下:
一封信說出孩子的心聲,但并沒有拉近親情的距離。許多網友讀完信后,留下了自己的看法。
無可厚非,高考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對于@空白格_Ww 來說,面對高考壓力的同時,還要接受家庭重創(chuàng)帶來的心理影響,是否應該像網友所說“應該多關注這一代人”呢?
反觀曾經的新聞事件,因高考落榜而引發(fā)的惡劣事件,不在少數。“高考后自殺留遺書”這一條條新聞標題的背后,都藏著一個個沒有繼續(xù)的生命。
2016年高考考生事件,時間軸
●2016年6月7日,女生在好友動態(tài)中編發(fā)“再見,這個世界”。女孩稱“我有心臟病沒救了”,對民警勸導工作置之不理。此后突然從22層約60米的樓頂跳下墜落氣墊。最終因傷勢過重死亡。
●2016年6月10日,四川達州市渠縣中學剛參加完高考的小斯,在QQ空間留下遺書,說感覺不到父母的愛,“死了,我的心自由了”,于是小斯以極端的方式跳河自殺選擇了跳江自殺。
●2016年6月25日,一則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高考不順的兩個女孩相約跳樓。
●2006年6月26日,湖南長沙市某重點中學文科尖子生江哲落在得知自己落榜后的第二天,選擇了割脈自殺。
●2016年 6月28日高考考了658分還被父親打重慶男孩離家出走 。
●2016年7月1日滑縣男生高考失利離家出走。
●2016年7月3日四川遂寧考生高考失利后自殺,臨死前給母親發(fā)短信稱“媽媽對不起,我走了”。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那么,雕琢過度的玉和木是何種模樣呢?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用一些方式激勵孩子努力、施加壓力之前,是否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以及孩子真實的想法?溝通或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重要的一座橋梁,父母了解孩子,并以適當的方式與孩子交流。關于高考失利,這孩子最脆弱的時期,這時父母不應過于責備和否定,應該去關懷和開導,幫孩子重拾信心,借用網友的一句話“高考失利,不是人生失利”。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智、富、強、獨立、自由”這些是孩子們的發(fā)展方向,我們也倡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那么,除了家庭--這個社會的組成單位需要努力,我們社會各界是否都應重視對青少年關愛呢?要讓孩子們知道人生不止求學一條路。
至少從現在開始,我們每一位成年人都關心、關愛青少年心理和身體的健康,不讓孩子再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自己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