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發(fā)布2021年度消費者投訴信息統(tǒng)計分析報告,公布了去年消費投訴6大熱點并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看。
質量投訴居榜首
從投訴性質來看,質量類、售后服務類投訴占比分別位列投訴榜第一、第二位,同時該兩類投訴較去年同期增幅也位居前兩名。質量是產品和服務的生命線,售后服務是質量的重要保障,消費者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經營者不按三包規(guī)定進行售后服務;二是經營者將質量問題歸結為人為損壞等情況,拒絕提供三包服務;三是因經營者自身原因,產品修理時間過長。
食品投訴熱度不減
從商品類別來看,食品方面投訴6870件,占所有商品類投訴的13%,較去年同期上升了1.05個百分點。消費者反映的問題集中在食品質量、安全等方面,主要涉及小型食品經營店以及小型餐飲店等。
房屋及建材類投訴上漲迅猛
2021年房屋及建材類投訴共4481件,較上年增加1222件,增長37.5%,是所有商品類別中投訴增幅最大的。買房一直是廣大消費者生活消費中的重大事件,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生活的幸福指數。作為大宗消費品合同當事人,消費者相對于經營者常常處于信息弱勢,往往都是聽介紹,看宣傳,查資料,在經營者的引導下經歷完一整套購房流程。在消費過程中,由于個別經營者的不實宣傳、口頭承諾不兌現(xiàn)、合同陷阱、房屋質量等問題,容易產生消費爭議。
教育培訓服務投訴翻倍增長
2021年教育培訓服務投訴1098件,較上年增長159.6%,位居服務類投訴增幅榜首。隨著今年“雙減”政策的出臺,校外培訓消費投訴量上升,消費者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有:一是校外教育培訓存在虛假宣傳,夸大宣傳培訓效果或成績,夸大宣傳師資力量等情況;二是合同履行問題,有的培訓機構簽訂合同之后,未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導致消費者投訴。
網絡消費“吐槽”多
通過電腦、手機、電視等,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線購買商品或服務,既省時又省力。但由于網絡消費的虛擬性和跨區(qū)域性,導致消費者不能完全掌握商品或服務的真實信息,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時有發(fā)生。網絡消費糾紛主要表現(xiàn)有:一是低價誘惑。經營者以低于市場價一半或是更低的價格進行宣傳。超低價的商品暗含風險,致使消費者誤入消費陷阱。二是誤導宣傳。有些經營者在宣傳產品或提供產品說明時,夸大產品功能,實物與樣品相差甚遠。三是買貨容易退貨難。尤其在電視購物欄目中,消費者電話訂購的商品,會遇到聯(lián)系不上經營者或者七天無理由退貨受阻的情況。
預付式消費糾紛熱度不減
先付錢后消費是預付式消費的主要特點,在美容美發(fā)、洗浴、洗車、洗衣、健身等多個服務行業(yè)廣泛存在,消費者先履行義務后享受權利,使得消費者處于被動地位,加之部分經營者誠信意識缺失導致消費者維權困難。消費者投訴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經營者利用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退卡、轉卡權利或變相收取高額違約金或者轉卡手續(xù)費;二是經營主體變更,消費者后續(xù)消費事宜未妥善處置,導致消費者無法繼續(xù)消費;三是關門跑路事件頻發(fā),導致消費者消費受阻、維權成本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四川公布去年消費投訴6大熱點,消費投訴6大熱點,消費投訴,四川公布消費投訴6大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