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美在于百花齊放,研之美在于鉆研實踐。成都市2023——2024學年下期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專題教研活動在天府新區(qū)第七小學拉開序幕,線上線下相約相聚。成都市建設路小學李鳳梅老師代表成華區(qū)與天府七小六年級六班的同學們合作進行了一場“依依惜別,難忘師恩”跨學科主題學習。
團隊摸索 厘清方向
什么是跨學科學習?它與綜合實踐活動、綜合性學習、項目化學習又有什么區(qū)別?成華區(qū)語文教研員余致俊老師、葉旭老師指導建設路小學語文教研團隊從問題出發(fā),研讀課標、相關著作,聆聽相關講座。教研團隊逐步厘清了跨學科學習的要義和特征。
專家助力 反復磋磨
根據(jù)跨學科學習的的要義和特征,研究團隊解讀課標和教材,先后確定設計了四個跨學科主題學習內(nèi)容。
“策劃畢業(yè)聯(lián)歡會”只涉及到語文學科內(nèi)的綜合而缺乏了跨學科學習強調的學科間的整合。“蓉城古跡尋芳”“課本劇編演”適合以項目式學習方式實施,課堂上無法呈現(xiàn)完整的實踐探究過程。最后在教研員老師的指導下,再次研究“策劃畢業(yè)聯(lián)歡會”所在單元的內(nèi)容,重新規(guī)劃,進行單元“大跨”,課堂聚焦“感恩”,實行“小跨”,引導學生圍繞“綜合運用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來表達對班主任老師的感恩之情,你會選擇哪種方式呢?”這個話題,開展“依依惜別,難忘師恩”跨學科主題學習。
課例展示 沙龍點睛
課堂上,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表達意向自由組隊,借助任務單和學習工具積極開展實踐探究,綜合運用語文、音樂、美術、信息科技等學科知識呈現(xiàn)了豐富且富有創(chuàng)意的感恩班主任老師的作品,
加深師生間情感的同時提升學生對感恩的認識和跨學科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學術沙龍上,專家們強調跨學科學習內(nèi)容要鏈接生活,來源于教材的編排;要注意厘清綜合性學習和跨學科學習的關系;課的設計要符合跨學科學習的五個關鍵特征。
通過本次跨學科學習探究,研究團隊一致認為:語文跨學科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素養(yǎng),促使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在“跨出去”的同時要“跨回來”,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魏雅莉)
建設路小學,跨學科主題學習,教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