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下午,成都市雙林小學立項的市級教育科研教育對外交流合作專項課題《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小學中外共建課程建設研究》2022年度階段報告暨答辯會在馨橋校區(qū)二樓創(chuàng)客教室線上舉行。
成都市教科院改革發(fā)展研究所教研員、成都市教育學會副秘書長胡燕與成都市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委會理事長、四川省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家庭教育專委會副會長、四川省教育廳、四川師范課程研究中心特聘專家、四川師范大學國培專家劉旭受邀對課題進行論證指導。雙林小學課題組成員及王維令副校長參加答辯會。
課題組從7個方面“一、研究的提出;二、研究目標與研究內(nèi)容;三、階段研究工作情況;四、階段研究取得的成果;五、研究的創(chuàng)新意義;六、階段研究取得的效果;七、研究反思及下階段工作的思考”總結陳述了本年度的研究情況。
研究中,課題組嘗試了四個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新、觀點創(chuàng)新、模式創(chuàng)新和方法創(chuàng)新。最后,課題組也陳述了下一階段的研究計劃。
專家指導
答辯階段,2位專家高度肯定了本階段課題組研究的價值性、規(guī)范性與創(chuàng)新性,同時也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王維令副校長就胡敏所長提出的課題組是如何共建課程的問題進行解答:課題組在三方共建課程時重點關注了4個點:1.課題的價值與目標;2.課題的結構內(nèi)容與系統(tǒng);3.課題的組織與實施系統(tǒng);4.課題的評價與管理系統(tǒng)。
胡所也提出課程構建的基本前提是人類共同的先進文化的傳遞,與課題組鏈接“人類命運共同體”與“聯(lián)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不謀而合。劉旭認為課題組選題時應更加聚焦“項目”進行共建,且要“以我為主”。劉旭還就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指向談到學生的國際擔當與學生的國際理解素養(yǎng),為課題組下一階段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與觀點。
答辯會后,課題組全體成員積極消化和吸納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將進一步優(yōu)化下一階段的研究方案和行動,保證課題研究的高度深度信度效度,同步推進學校的中外人文交流工作走向“馨”未來。(賴波)
成都市雙林小學,教育科研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