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是世界上公認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三駕馬車,新一輪的高考綜合改革把批判性思維做為高考必須考察的核心能力之一。新高考背景下,為助力師生盡早適應教育變革,成都市新都區(qū)芭德美際學校高中部校長張傳勛為大家?guī)硪粓觥芭行运季S在思辨性課堂中的運用”主題培訓。
新高考改革的本質是什么,批判性思維為何如此重要
芭德美際學校高中部校長張傳勛,以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和豐富的新高考經驗,為教師們帶來了一場關于批判性思維在思辨性課堂中運用的培訓。力求“會質疑,重實證,講邏輯”的思辨課堂在芭德茁壯成長。
張校長首先為美際教師厘清了批判性思維的概念,它不僅僅是對信息的簡單接受或否定,更是一種對自己思維、判斷過程進行再思考。
教師的課堂怎么變,全學科導入思辨性課堂
面對這一挑戰(zhàn),張校長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教學案例,助力芭德美際的課堂朝思辨性教學的深水區(qū)邁進。他首先提出,提升教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前提。教師應成為學生的榜樣,通過自身的示范,教會學生如何質疑、如何重實證、如何講邏輯。
在地理學科上,張校長以“八大行星繞著太陽運轉的同向性,近圓性,共面性規(guī)律”為例,引導學生不僅掌握基本的天文知識,更要質疑為何行星運動如此有規(guī)律。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會了提出問題、發(fā)散思維,探究事物的本質,舉一反三。
此外,如探討水果寒性和熱性背后的科學原理、化妝品的真實效果、有些養(yǎng)生偏方的偽科學性表現(xiàn)在哪里等,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學會批判性思考。
他特別推薦了“質疑-共解”教學法,這一被教育部推介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針對學習材料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答,形成一種積極互動、共同成長的課堂氛圍。
思辨性寫作是高考作文的新趨勢。在培訓的最后,張校長詳細闡述了思辨性寫作在新高考作文中的重要地位。
他以“兼聽則明”為例,展示了批判性寫作的作文結構。他強調,思辨性寫作要求學生設定合理的前提,清晰闡述邏輯鏈條,最終總結原則,這樣的寫作過程,實質上是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全面考察。
相信,憑借張傳勛校長豐富的新高考經驗和對教育改革的深刻理解,芭德美際師生將擁有切實可行的思辨性教學方案。
未來,芭德美際學校會持續(xù)為師生開展新高考培訓,一周一次,讓教師全方位消化從而應用到教學上,幫助學生有效減少信息差,盡早適應新高考的變化。
新高考公益講座
時間:10月26日14:00—16:30
講座亮點:
新高考下的學習變革
新高考實戰(zhàn)經驗分享
樹德系校長現(xiàn)場答疑
地點:芭德美際學校
報名方式:掃碼即可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