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28日,四川天府新區(qū)永興小學戲劇教師繆莉娟赴北京參加由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指導、北京市學校美育研究中心主辦的“以美培元 戲劇育人——集團化辦學背景下十二年一體化戲劇課程建設現(xiàn)場會”。這場匯聚全國教育界、戲劇界專家的盛會,為永興小學深化戲劇教育與學科融合提供了寶貴經驗。
繆莉娟老師與北京市學校美育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師范大學藝術與美育研究院院長王德勝,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育新學校、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回龍觀育新教育集團、首都師范大學附屬房山育新教育集團總校長陳國榮合影留念
專家領航:戲劇教育何以浸潤生命
開幕式上,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副會長萬麗君提出“戲劇是生命教育的載體”。中央戲劇學院周艷教授強調“高校與中小學協(xié)同育人”的跨界融合理念。首都師范大學藝術與美育研究院院長王德勝指出,戲劇教育能“喚醒創(chuàng)造天性”。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育新學校校長陳國榮則以“大概念統(tǒng)整、多維度貫通”為框架,系統(tǒng)闡釋了學校“全息浸潤·多元生長”的一體化戲劇課程設計邏輯。而海淀區(qū)教委崔騰軍老師則分享了區(qū)域戲劇教育聯(lián)盟“一校一策”實踐路徑。這些前沿觀點為永興小學探索“戲劇+學科”模式注入新思考。
課堂革命:當學科遇見戲劇
活動現(xiàn)場展示的五節(jié)創(chuàng)新課堂令永興小學教師深受啟發(fā)。
語文+讀者劇場
英語+故事戲劇
心理+戲劇療愈
道德與法治+論壇劇場
舞蹈+肢體劇場
這些課堂印證了“戲劇不是學科的點綴,而是學習的催化劑”,當知識遇見角色,當文本碰撞情境,教育便真正抵達了“具身認知”的境界。
觀摩大中小幼戲劇專場展演
3月27日下午,“戲劇的邀約——大中小幼戲劇專場展演”成為會議最動人的注腳。
首都戲劇文化藝術之旅及戲劇教學工坊
3月28日,育新學;谂c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館校合作的多樣形式及實踐成果,從知悉(悉)、學習(習)、游戲(嬉)、戲劇(戲)等角度,分別策劃開展戲劇主題活動,推廣有效的實踐案例,提升戲劇在多學科運用中的價值。
參觀北京人藝博物館
話劇《武則天》全景模型
繆莉娟老師和育新學校的孩子們在北京人藝博物館
參加葉遜謙老師的戲劇教學工坊
繆莉娟老師與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藝術總監(jiān)、喜馬拉雅戲劇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院院長葉遜謙老師合影
永興行動: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舞臺
永興小學繆莉娟老師全程參與圓桌論壇、教學工坊及天橋藝術中心館校協(xié)同實踐,深度學習了“全息浸潤·多元生長”的課程設計邏輯。
結合學校實際,永興小學未來將從三方面推進戲劇教育創(chuàng)新:1.構建“基礎+拓展”校本化課程體系;2.成立“戲劇+”跨學科項目組;3.創(chuàng)新“生長型”素養(yǎng)評價機制。
教育者說:戲劇是看得見的成長
“兩天沉浸式學習讓我深刻認識到,戲劇教育的本質是讓教育回歸生命體驗。”繆莉娟老師分享感悟時談到,“永興小學將踐行‘為了兒童自然生長’的價值追求,從生活自然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讓孩子在戲劇課堂的自由演繹中煥發(fā)生命光彩,在角色創(chuàng)造中扎根文化土壤!
此次北京之行,為永興小學戲劇教育打開了一扇面向未來的窗口。永興小學將繼續(xù)深化“以美培元”的教育實踐,讓戲劇成為滋養(yǎng)兒童生命成長的沃土。在這里,每個孩子都能在角色中發(fā)現(xiàn)自己,在情境中理解世界,在創(chuàng)造中走向豐盈。讓教育有戲,讓成長有光!(黃小林 通訊員 繆莉娟)
永興小學,集團化辦學背景下十二年一體化戲劇課程建設現(xiàn)場會